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4
0
自我挑戰組

從0開始學習前端:系列 第 14

從0開始學習前端:DAY14- 擬態選擇器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1. 擬態類別(Pseudo-class)

這是針對「元素的狀態」來加樣式。想像它像是「條件判斷」,滿足就套用。
常見的有:

-:hover → 滑鼠移過去時

-:active → 點下去的一瞬間

-:focus → 表單被點選或輸入中

-:nth-child() → 選擇第幾個孩子

例子:按鈕 hover 效果

HTML
<button class="btn">送出</button>
CSS
.btn {
  background: skyblue;
  color: white;
  padding: 10px 20px;
  border: none;
}

.btn:hover {
  background: blue; /* 滑鼠移過去變色 */
}

使用者互動時,畫面馬上有反饋,讓體驗更生動。

2. 擬態元素(Pseudo-element)

這是針對「元素的一部分」來下樣式,像是偷偷在 DOM 裡新增一個小區塊,但不用真的寫 HTML。

常見的有:

::before → 在元素最前面插入內容

::after → 在元素最後面插入內容

::first-letter → 選第一個字母

::selection → 選取文字時的樣式

例子:加上小標籤

HTML
<h2 class="title">最新消息</h2>
CSS
.title::before {
  content: "🔥 ";
}
.title::after {
  content: " ✅";
}

結果:
🔥 最新消息 ✅

不用多加 ,就能自動插入符號,非常方便。


結論

擬態選擇器就是 CSS 的小加成技能:

Pseudo-class(針對狀態) → 控制互動感。

Pseudo-element(針對部分) → 補上小細節。

熟悉它們後,你會發現很多酷炫 UI 效果,其實背後只是一點點 CSS 魔法 ✨。


上一篇
從0開始學習前端:DAY13- 響應式網頁畫面出現 X 軸捲動條(橫向滾動)
下一篇
從0開始學習前端:DAY15- 常用擬態選擇器速查表
系列文
從0開始學習前端: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